查看原文
其他

“癌王”早筛新突破:粪便菌群助准确检测胰腺癌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8-31

今天是第2108期日报。

粪便菌群或能用于胰腺癌早筛

Gut[IF:23.059]

① 在西班牙胰腺癌(PDAC)队列(n=136)和德国验证队列(n=76)中,探索用菌群诊断PDAC的潜力;② 2个基于粪便菌群的模型(模型1基于27个差异物种,模型2仅基于PDAC富集物种)都可较准确鉴别PDAC(AUROC为0.84和0.71),与血清CA19-9联用可提升准确性(AUROC为0.94和0.89),且在早/晚期PDAC中表现一致;③ 在涉及多种疾病的25个宏基因组研究队列中检验,表明模型2对PDAC有高特异性;④ PDAC粪便中富集的多个微生物标志物也存在于胰腺肿瘤和非肿瘤组织中。

A faecal microbiota signature with high specificity for pancreatic cancer
03-08, doi: 10.1136/gutjnl-2021-324755

【主编评语】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癌症,死亡率极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手段。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组与PDA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或能为PDAC的无创诊断提供新选项。Gut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在欧洲的2个PDAC队列中探索了粪便和唾液微生物组用于PDAC诊断的潜力,表明粪便微生物组特征或能用于PDAC的早期无创筛查,当与现有的低特异性标志物(血清CA19-9)联用时能使准确性达到0.94 AUROC。(@mildbreeze)

武大团队:IL-36γ和IL-36Ra相互调节结肠炎症和肿瘤发生

Advanced Science[IF:16.806]

① IL-36γ在DSS诱导肠炎小鼠和IBD病人炎症粘膜中表达升高;② IL-36R信号的激活剂和拮抗剂——IL-36γ和IL-36Ra,可相互调节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和肠癌发展;③ 敲除或中和IL-36γ可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并抑制结肠癌发展,而敲除IL-36Ra加重结肠炎并促进结肠癌发生;④ IL-36γ上调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基质黏附分子,促进Wnt信号转导,IL-36Ra或IL-36γ中和抗体可减轻该作用;⑤ IL-36γ水平与人结直肠肿瘤活检的细胞外基质和β-catenin水平呈正相关。

IL-36γ and IL-36Ra Reciprocally Regulate Colon Inflammation and Tumorigenesis by Modulating the Cell-Matrix Adhesion Network and Wnt Signaling
02-04, doi: 10.1002/advs.202103035

【主编评语】武汉大学的钟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林丹丹与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文章,发现IL-36R信号的激活剂和拮抗剂——IL-36γ和IL-36Ra通过细胞-基质黏附网络和Wnt信号通路,对肠道炎症和肠癌发展具有相互调节作用,靶向IL-36γ/IL-36Ra信号的平衡或可为炎症性肠病和胃肠道癌症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章台柳)

温州医科大学:泛素化修饰酶在IBD中的作用(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IF:11.951]

① IBD的病程受到泛素化的调控,泛素化修饰酶(UME)包括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及去泛素化酶;② 通过GWAS分析鉴定出多种UME(例如A20,同时具有泛素连接酶E3及去泛素化酶活性)的遗传变异体与IBD的易感性相关;③ 机制上,UME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影响IBD;④ 阐明UME的生物学功能、鉴定UME的底物、明确泛素化的分类,是目前UME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方向。

Ubiquitin-modifying enzymes as regulators of colitis
02-15, doi: 10.1016/j.molmed.2022.01.006

【主编评语】温州医科大学的王旭团队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泛素化修饰酶基因与IBD风险的关联,并讨论了泛素化修饰酶通过调控肠道屏障功能及免疫应答,以影响IBD的作用机制。(@aluba)

南京医科大学:肠系膜脂肪通过ATX-LPA轴促进CD患者肠道纤维化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IF:9.071]

① 在纤维狭窄 CD 患者中,肠系膜脂肪组织(MAT )肥大导致局部缺氧,激活肠系膜脂肪细胞中 ATX-LPA 轴;② LPA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激活PI3K-Akt通路,稳定脂肪细胞中的HIF-1α蛋白,加重脂肪细胞功能障碍;③ 脂肪细胞分泌的 LPA 与肠成纤维细胞表面的 LPA1 结合,促进其增殖分化,增加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④ 使用 PF-8380 或 AM095 抑制 ATX-LPA 轴可以干扰该过程,减轻肠道纤维化。

Mesenteric adipocyte contributes to intestinal fibrosis in Crohn's disease through the ATX-LPA axis
02-01, doi: 10.1093/ecco-jcc/jjac017

【主编评语】南京医科大学李毅和朱维铭团队研究成果。小肠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D)患者手术的一项重要原因。肥大的肠系膜脂肪组织与CD有关。本文探究了肠系膜脂肪组织对CD患者小肠纤维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TX-LPA 轴通过影响小肠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小肠的纤维化。ATX-LPA 轴可以作为干预CD患者小肠纤维化的治疗靶点。(@Bingbing)

新冠疫苗在IB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1.382]

① 在31项研究(共9447名IBD患者中),接种新冠疫苗后的血清转换率为0.96;② 相比于健康对照,IBD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血清转换率较低,而使用不同药物类型的IBD患者的血清转换率相似;③ 相比于健康对照,IBD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风险相似;④ 抗体滴度在接种4周后降低,接受抗TNF药物治疗或抗TNF药物+免疫调节剂治疗的IBD患者的抗体滴度衰减更大;⑤ 在大多数接受完整免疫后无抗体应答者中,疫苗加强针可引起血清学应答。

Effectiveness and Durability of COVID-19 Vaccination in 9447 Patients with IB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2-19, doi: 10.1016/j.cgh.2022.02.030

【主编评语】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新冠疫苗的血清学应答可能受到抑制。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总结了46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大多数IBD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产生抗体应答,但相比于健康对照,患者的血清转换率较低,且抗体滴度随时间的降低更多,提示IBD患者可能需要接种加强针。(@aluba)

赵立平等:靶向肠道菌群的营养干预,可改善新冠患者的胃肠道后遗症

mBio[IF:7.867]

① 一名有长期严重胃肠道症状的新冠后遗症患者接受高纤维配方(NBT-NM108)营养干预2个月;② 患者的食欲不振、心悸和焦虑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控制恶心的药物使用减少,且血清脂质谱、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③ 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小肠的菌群发酵活动减少,18个ASV的相对丰度改变;④ 其中6个ASV与症状严重程度/用药剂量负相关,包括5个潜在的产短链脂肪酸菌,可能与症状的缓解有关。

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lleviates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a Patient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03-07, doi: 10.1128/mbio.03801-21

【主编评语】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持续增加,新冠患者的长期后遗症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mBio最新发表了来自赵立平团队与罗格斯新泽西医学院Weizheng Wang合作的病例报告,初步表明通过对肠道菌群进行营养干预来改善新冠后遗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具有可行性。(@mildbreeze)

港中大团队:肠道菌群衍生的合生制剂或能辅助抗新冠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4.029]

① SIM01是一个针对新冠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合生制剂,含3种双歧杆菌、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和抗性糊精;② 25名新冠患者接受SIM01干预28天,30名患者作为对照;③ 16天时,SIM01组中有更多患者产生新冠病毒IgG抗体(88% vs 63.3%);④ 5周时,SIM01组的血浆促炎标志物(IL-6、MCP-1、M-CSF、TNF-α和IL-1RA)显著降低,对照组变化不显著;⑤ SIM01组的鼻咽病毒载量降低;⑥ SIM01干预促进患者菌群恢复,使耗竭的有益共生菌增多,并减少条件致病菌。

Gut microbiota-derived synbiotic formula (SIM01) as a novel adjuvant therapy for COVID-19: An open-label pilot study
02-15, doi: 10.1111/jgh.15796

【主编评语】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和陈家亮与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一项初步临床研究,探索了针对新冠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合生制剂干预对患者抗体反应、血液炎症标志物、病毒载量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表明靶向性调节肠道菌群或有助于改善抗新冠免疫,为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奠定基础。(@mildbreeze)

肠道同种异体移植耐受的机制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4.808]

① 大嵌合体患者在其同种异体移植物中具有较高的移植物抗宿主 (GvH) 与宿主抗移植物 (HvG) T 细胞克隆比率;② 这些 GvH 克隆进入循环,其峰值水平与移植后早期 HvG 克隆的下降有关;③ 移植后 100 天以上,受体骨髓 (BM) 中能检测到供体来源的 T 细胞,包括 GvH 克隆和 CD34+ HSPC;④ 在受体 BM 中检测到之前,单个 GvH 克隆出现在回肠粘膜或 PBMC 中,这与肠粘膜起源一致,即供体 GvH 反应性 T 细胞在受体 APC 进入移植物后开始早期扩增。

Lymphohematopoietic graft-versus-host responses promote mixed chimerism in patients receiving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
2021-02-25, doi: 10.1172/JCI141698

【主编评语】接受肠移植(ITx)的人中,往往会出现长期的多谱系血液嵌合体。供体T细胞大嵌合体(≥4%)经常发生在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情况下,并与排斥反应减少有关。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组织驻留的GvH反应性供体T细胞迁移到受体循环系统和骨髓中,通过细胞毒性效应器功能破坏受体造血细胞,并促进维持嵌合体的移植物源性HSPC的植入。这些机制提示了一种实现肠道同种异体移植耐受的方法。(@章台柳)

深度解析人结肠巨噬细胞异质性和生态位特异性功能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IF:14.307]

①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人结肠样本,发现固有层和肌层巨噬细胞 (LpMs vs. MMs) 含分化成不同亚群的单核细胞样细胞;② LpMs主要为具有促炎特性的亚群和靠近肠道上皮具有高抗原呈递和吞噬能力的亚群;③ MMs则沿着两条轨迹分化:一种上调免疫激活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一种上调神经元稳态相关基因,且靠近各自功能实现位点;④ LpMs、MMs的异质性、多样性及其生态位特异性定位受组织常驻细胞间互作的影响,且由特定转录因子如MAF、HES1等控制。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human colonic macrophages reveals niche-specific subsets
02-09, doi: 10.1084/jem.20211846

【主编评语】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最新发表的文章,使用高分辨率时空单细胞分析,揭示人类结肠黏膜和肌层中的巨噬细胞包含多个转录状态不同的亚群,这些亚群显示出特定于生态位的定位和功能特性。(@solo)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乃禾,aluba,白蓝木,solo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309 | 分析1.3万中国人数据,浙大团队揭示“吃草”的学问

0308 | 今日Cell:肠球菌如何毒害宿主细胞?发现关键毒素

0307 | 于君等GUT:促肠癌、乱肠菌,一种关键脂代谢酶被锁定

0306 | 人未老,脑先衰?Cell子刊2文聚焦“补脑”新知

0305 | 46.8分综述详解:基于肠道菌群的疾病标志物

0304 | 牛!王军等喜提NBT:用AI在肠道超高效“挖”抗菌肽(附独家专访

0303 | Science等2篇高分综述详解:T细胞与菌群的休戚与共

0302 | 《自然·医学》发力!三文聚焦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

0301 | 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228 | 大肠癌发病年轻化,Lancet子刊双综述讲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